hi,大家好,我是设计猿老师,上篇文章咱们有聊到关于20+左右空间设计师所面临的一些关键节点的选择(没有看过的同学请点击:20-25岁空间设计师如何进阶?看完这份试卷,你就知道答案了。 ),今天咱们来继续说说在25-30岁的这个阶段,在职业上升期将会面临哪些困境,以及解决这些问题要具备哪些核心能力。
回顾以往,我总结了这个阶段的困境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:
一,专业能力跟不上,被客户怼
因为在20-25岁积累的主要能力是软件及基础技能,在知识层面还有许多空白的地方,特别是细分行业的知识比较欠缺,比如党建文化类、餐饮类、服装类等等细分板块,如果不了解、没做过,那么跟客户洽谈项目时,很容易被质疑不专业。
解题思路:死磕专业能力,多多了解行业知识
专业能力的提升将贯穿整个职业生涯,而且是一直需要修炼的核心技能,这里的技能除了指设计软件、施工材料及工艺、设计方法这些外,还包括对行业细分知识的学习。
比如零售门店类的SKU、DP点、餐饮类的翻台率、坪效等这些行业知识需要了解学习。除专业以外的知识,还可以学习一些营销类知识。商业空间不仅关乎设计,也与品牌营销、经营息息相关。
展开剩余84%至于学习的方法,可以找对标的公众号(比如关注咱们ch碳基灵感)、书籍、视频课程学习,也可以跟着项目负责人做设计项目,在实际的项目中不断积累经验。
二,创意无法落地,现实与理想的冲突
作为设计师总有一股子想完美实现创意落地的执念,但在实际工作中,很多项目因为预算、甲方审美等各种原因,导致设计方案在执行落地过程中变形,没有按照原方案进行施工,这种情况对于小微项目尤为常见。
曾记得以前在设计一个幼教类展厅时,就因为客户的预算不够,总费用砍掉了20%,把玻璃钢雕塑换成了广告雪弗板,LED屏换成了软膜灯箱,最后实际出来的效果大打折扣,这种情况很容易让设计师产生挫败感。
解题思路:加强沟通能力,积累经验
要保持设计方案与落地的一致性,主要做好2个方面。
第一,做好深入沟通
作为设计师,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,很多设计师每天对着电脑画图,没有跟人打交道的机会,又或者天性使然,慢慢变得不擅长说话(表达)了。
沟通能力可以通过长期的练习来获得,关于设计语言,我觉得对内沟通可以使用专业术语,对外最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进行表达,让你的客户能听明白方案,同时也需要理解客户的真实意图。
第二,设计方案时提前预估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。
在施工阶段,设计方案所使用的材料对应的颜色、尺寸规格,在实际落地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细节上的偏差。
比如在设计方案中设计了同一种颜色,实际施工时如果在不同位置同时使用喷绘布、铝塑板、油漆三种材料,其颜色就会出现色差,从而无法保持一致。这就需要不断积累经验,在设计方案时把这些情况考虑在内。这类问题也是非常常见的。
三,职业定位的迷茫
关于职业定位,我在上一期也讲到过同样的问题,就是有部分设计师(比如当时的我)会纠结到底选择哪一个细分领域作为以后的职业方向,阶段性目标是什么?要如何实现目标?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,我甚至工作了6年后才开始逐渐有了方向感。
解题思路:向他人请教,问问自己
关于目标,很多时候是没有人能告诉你答案的,运气好的有高人指点一二,大多数设计师是被时间推着往前走,其实这样挺浪费时间的。
还是那句老话:"行万里路,不如贵人相助;贵人相助,不如仙人指路"。如有行业前辈指点自己,再加上自己内省,评估,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,不失为一个好办法。
四,工作与生活无法平衡
不知道从什么开始,设计师加班就成了常态,996是不是福报我不知道,累是真累,以前做效果图没有“渲染农场”,1张图至少渲染4小时,建模、渲图费时费力,熬夜改图是常有的事,有时候做出来的方案还不被认可,而拿到的薪酬完全与付出不成正比。
甚至有同事开玩笑说“一顿操作猛如虎,一看工资2500”,虽然夸张了点,但是如果除去房租、水电、生活费,确实也没剩下多少,临周末是兼职还是去外面玩一下还得考虑下,时间总是匆匆而过,仿佛什么也没做,这基本上就是牛马设计师的生活写照。
解题思路:岗位职级的提升
提升薪资主要有2种情况:1种靠升职加薪,1种靠跳槽加薪。
对于公司的组织架构来说,每个岗位基本上都是定岗定责,而且大部分是基于市场行情结合公司情况而制定的薪酬体系,既然每个职级对应了不同的岗位需求,我们就可以对应这些岗位需求进行提升。
虽说不一定有试炼的机会,但是具备这些能力是提升职级的基础条件。从这个阶段开始为下个阶段做好准备,最好的情况是在这家公司能做到岗位提升。
五,职业通病:惯性思维,不敢跳出舒适圈
很多设计师习惯在专业上深耕,却往往忽视了跳出舒适圈进行下一阶段的探索。
因为设计师群体最感兴趣的是设计专业相关;这就导致不少人做了5年甚至10年依然还停留在原岗位,相信经历过的同学深有体会。
我们可以问问自己,要是没有向上发展的可能,会不会从这家公司选择跳槽?
我想大概率不会,因为很多人都有依赖性,习惯了公司的节奏和流程,尤其对于部分追求安稳的设计师来说,可以一直在公司做设计工作,惯性思维真的很可怕。
继续分析,假如选择跳槽,能从现在的岗位跳到更高的职级吗?
我想大概率也不太可能,因为用人单位只相信有经验的人,如果在上一家公司没做到更高层级,跳槽往上跳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小。
当然你可以说我就喜欢一直从事具体的设计工作,其他的一概不感兴趣,这当然也是可以的,只是这条路走起来会更艰难一点,关于这一点,我们后续在30-35岁年龄段的文章中会继续聊到这个话题。
解题思路:认知能力的觉醒
从设计师到资深(主创)设计师,从资深到主管(经理),从主管到总监,分别对应不同的能力需求,作为设计师的你不能只低头赶路,还要抬头看看方向。
要摆脱惯性思维,跳出舒适区,首先是自我认知的觉醒,需要意识到目前所处的状态,以及要达到的下一个目标,目标清晰,量化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,逐一去学习。
简单一点说,可以向你的上级领导学习,看看他身上具备哪些职业能力,也可以从公司招聘需求上找到对应需要学习的能力点,对标去做。
执行力就是找到目标,动手去干就是了。
25-30岁是职业发展的上升期,困难与机会并存。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启发,如果有问题,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“30 岁 + 你的职业困境”,设计猿老师给大家进行答疑,也可以添加小玉姐微信,关注我们最新的动态。
END
下一期,我们继续聊聊35-40岁设计师的一些职业困惑和烦恼。敬请期待!!
发布于:湖南省盈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